朱德保健医胡维勤教授告诉您:有多少病是憋出来的?
日期:2011-03-14 14:16:46 来源:北京名仕医院
人有三急,有了尿就得撒,有了屁就得放,有了屎就得拉。虽然话粗了点,但是却是经验之谈,千万憋不得。不过话说回来,一般人也没那本事,您憋得住吗?可别说,就有一些人“憋”出了点“故事”。但是您可千万别学,因为那后果可是相当的严重。
想尿就尿 尿得欢畅
事件:老家在安康的小吕毕业后到杭州工作,今年是3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,见了老同学自然高兴,一番把酒言欢之后开始玩起了麻将,可刚坐下就感觉想撒尿。看到自己的牌不错,小吕就使出了自己的“憋”功,心里盘算着,“这把不自摸就不去撒尿”。可惜虽然牌停得早,但就是摸不上,最后还给别人放了“炮”,这下小吕可跟自己较上劲了,“不赢一把我就不去撒尿。”四圈过后,他终于自摸了一把。小吕
捂着肚子往厕所一步一步地挪着,还没等到厕所,他的裤子就已经湿了一片。朋友们哄堂大笑,都开玩笑说:“这个炸弹厉害,连尿都炸出来了。”观点:北京名仕医院 朱德保健医 胡维勤教授听了小吕的故事后说,小吕算运气好的,像他这样长时间憋尿,在医学上称为“强制性尿液滞留”,对身体危害很大,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膀胱破裂、尿路感染、膀胱神经功能障碍等。另外,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,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,冠心病人出现心绞痛、心律失常,有诱发中风和猝死的危险。同时,从中医角度理解,六腑以通为用,尿憋住自然就不通,长时间这样憋的话,由于膀胱颈部和后尿道部经常处于充血、水肿状态,如果男性有前列腺增生,女性有膀胱颈部增生等病变时,便会诱发尿潴留,这样即使想排尿也排不出了。
建议:
1.想尿就尿,千万别憋;
2.如果要去没有厕所或不方便上厕所的场合,最好提前解决,并且少喝水;
3.打牌、看电影等不想中断者,可尝试使用“尿不湿”。
有屁就放 放得响亮
事件:老师上课,小明一会儿放个屁,一会儿放个屁,老师实在受不了就说:“别出声!”又过了一会儿,小明在凳子上晃来晃去,老师问他干什么,小明回答说:“调成振动的了。”这个笑话听起来确实很调侃,但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小明是有屁就放,放得响亮,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没有小明那么厚脸皮,在有些场合“屁意”来得实在不合时宜,就只能憋得面红耳赤,这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。
观点:胡教授说,屁是人体通过消化道排出的臭气,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正常情况下,人的消化道有140毫升左右的气体,有时因为食用类似地瓜、豆类等食品的缘故,容易在消化道里被细菌发酵分解,形成更多的气体,这时人就会通过放屁来排掉消化道中多余的气体,否则就会感到腹胀。中医认为,屁为废气,属于排泄物,长期淤积会使有害物质被肠道黏膜重复吸收,出现胸闷、腹胀等症状,甚至会使机体形成慢性中毒,产生精神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;另外,长期憋屁的话还可能诱发肛瘘等肛门系统的疾病,所以屁也是憋不得的。
建议:
1.性格豪爽者:有屁就放,放得响亮。然后对大家说声,“放自己的屁,让你们说去吧。”
2.文静内向型淑女:有屁别憋着,撒个谎,跑到厕所或地广人稀之处,天高海阔任你放。
3.想放又不好意思型:算准时间,大声打个饱嗝,以嗝声掩盖屁声,要是有不识趣者追问:“怎么还有味?”告之:“吃了些臭豆腐。”
其实,不仅尿和屁憋不得,胡教授说,就是笑、哭、饱嗝、咳嗽等都是不能憋的。中医养生讲究情绪舒扬、气血流畅,不管是屁还是尿长时间淤积肯定会对身体造成各种伤害。尿、屁、笑、哭都是生理常态,如果长时间憋住不疏通的话,自然就会变成病态;而饱嗝、咳嗽本身就属于病态,不仅不能憋,还应该尽早到医院治疗。